银行理财怎么最近老是亏?理财亏钱的三个原因
- 民生热点
- 2023-01-18 11:11:50
- 159
近段时间来,部分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大。少数产品甚至出现了净值低于“1”的情况,即所谓的“破净”现象。理财产品“破净”是近期金融市场波动的映射,应该全面、客观理性地看待。银行理财产品相对稳健的风格未改,仍然是公众投资理财的重要选择。应持续加强投资者教育,引导投资者平衡好风险和收益。
应该说,关于理财产品“破净”,近期有两个说法并不正确:一是认为理财产品已经“全面破净”,二是将理财产品“破净”等同于“亏损”。数据显示,截至3月24日,银行理财市场共计2235只产品净值低于“1”,占全部理财产品(剔除近6个月没无净值的产品后)7.83%。应该说这个比例并不高,不存在理财产品全面“破净”情况。而且,所谓的“破净”并不意味着理财产品亏损。目前理财产品期限相对比较长,所谓“破净”理财产品仍在封闭期之内。在产品尚未到期前,净值变化只有参考意义,不表示实际亏损。随着市场好转,部分理财产品在到期之后实现正收益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。
那么,为什么一贯以稳健见长的银行理财产品会出现一定比例的“破净”现象?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,为什么在2022年突然就加大了呢?
我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。
第一,是金融市场波动的映射。今年以来,国际上地缘政治冲突加剧,全球金融市场都发生较大波动。从我国情况看,资本市场出现单边下跌,债券市场也有所下行。银行理财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,很难独善其身。理财产品净值波动,是金融市场波动在理财产品上的一种映射。
第二,与估值方法变化密切相关。2022年起,“资管新规”正式实施,银行理财产品已经全面净值化。理财产品原来主要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,现在主要采用市值法估值。所以,理财产品底层资产价格的变化会更及时、直接地体现在理财产品净值上。不是以前理财产品净值没有波动,只是以前净值波动投资者往往感受不到,而现在投资者更直接地体会到净值波动。
第三,与投资资产变化有一定关系。随着监管政策调整和理财公司成立,部分理财公司提升投研能力,加大对权益类资产和债券投资,债券资产和权益类资产比例有所上升。这可能使得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比以往更大一些。
以前,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绝大部分能实现“保本”。而且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隐含着“刚性兑付”,即使出现本金亏损的情况,银行往往采取措施填补亏空。而根据“资管新规”规定,银行理财产品作为资管产品,不是存款,金融机构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。如果金融机构对理财产品承诺保本保收益,那么就是一种违规行为,将会受到监管部门处罚。同时,资管产品应坚持“卖者尽责,买者自负”原则。
总体而言,银行理财产品还是比较稳健的,广大投资者不必过于担心。但是,投资者应清醒地认识到,保本型理财产品已经全部清零,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是必然的。理财产品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业绩,业绩比较基准也不是对实际收益的承诺。在极端情景下,理财产品出现收益为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。
近期,不少银行和理财公司发布公告,解释净值波动情况,试图安抚投资者。还有部分理财公司动用自有资金,对部分理财产品进行回购。理财公司通过回购行为,表明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信心,有助于稳定理财投资者的信心和预期,保持理财市场良好的发展态势。后续或有其他理财公司跟进。当然,回购资金从总量上看相对有限,实际上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,更多是传递稳定市场的信号。
对银行和理财公司而言,更重要的是要做好两点:一是要做好投资者的分层服务。在加强风险评测的基础上,向不同的投资者提供不同风险等级、期限的理财产品。如果投资者对理财产品净值回撤比较敏感,理财产品应进一步平衡好稳健性和收益性,更加突出稳健性。二是要加强和改进投资者教育。在提高投资者金融素养的基础上,引导投资者全面看待市场变化,理性对待理财产品净值波动,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,做价值投资者和长期投资者。
近年来,随着理财产品门槛降低,大量普通投资者进入银行理财市场。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《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(2021年)》显示,截至2021年底,银行理财投资者为8130万个,同比增长95.31%,创历史新高。其中,个人投资者占比高达99.23%。总体而言,银行理财市场部分投资者相对缺乏金融知识,理财投资经验相对不足。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应充分认识到,银行理财投资者教育具有重要性、紧迫性、复杂性和长期性,应采取多方面措施对投资者进行持续的教育和保护,提升投资者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。投资者自身也要加强学习,不断提高金融素养,提升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。
本文由Xcx于2023-01-18发表在见真知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528ic.cn/post/2389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