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民生热点 > 正文

2万能炒到2000万?中国第一股民杨百万的炒股秘诀有哪些?

2021年6月13日,素有“中国股市第一股民”称号的杨百万去世了。相比于本名“杨怀定”,“杨百万”这个名字更为众多的中国人所熟知。

就连人家自己印的名片,也写着“杨百万”这个名字,所以,咱的文章也管前辈叫“杨百万”。

杨百万去世时,享年71岁。就目前的人均寿命来说,71岁的年纪并不算大,着实遗憾杨。

杨百万从1988年开始,炒国库券。1990年开始,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陆续成立,杨百万的财富积累过程,和我国股市的成长历程相吻合。

中国股市前进的车轮不会停止,资本市场仍有巨大的潜力可挖。杨百万的炒股经验,对普通人很有借鉴意义。我们能从他的炒股经历学到什么?

一、不拒绝新生事物,有敏感性

搞第二职业这事儿,人家杨百万夫妻早在30多年前就做了。杨百万当时在一家公司做仓库保管员。他们两口子感觉这点工资不够花,于是就搞了第二职业,赚起了外快。

杨百万用来买国库券的2万块钱,就是两口子做第二职业攒下来的。要说现在不愿意只是拿死工资很常见,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,有几个人能想到去做第二职业?

辞职这招儿,人家杨百万也用过呢。现在辞职很普遍,几十年前敢辞职的有几个人?那个时候还是铁饭碗盛行呢,工作讲究的是从一而终。

可是人家杨百万敢辞职,敢把老板炒鱿鱼。据记载,也是因为在职场上遇到了不开心的事,很委屈,所以果断辞职不干了,去一心一意找新的门路。

至于后来发现第一台车的车牌还可以卖,于是真的卖了,又重新去外地买了一个车牌,这一买一卖,车牌上又赚了17万;

后面还有,发现买的房子增值了,于是卖了又买。就是这么倒腾,看好哪个能挣钱,就动弹一下,善于观察,善于发现商机。这种本事可不是别人教出来的。

你看人家做过的这些事儿,做第二职业,裸辞、炒国库券、炒股票、买卖房子,哪一件不是时髦的?哪一件不是当时的新生事物?

二、注重合法合规挣钱

杨百万做国库券买卖的时候,因为属于是异地买卖,在全国各地倒腾,这买卖是不是合法的,他心里也没底儿。

难能可贵的是,他并没有稀里糊涂地做下去,而是主动去律师事务所咨询,问人家,我这买卖到底是不是合法的?

把人家律所也问蒙圈了。毕竟这问题以前没人问过,他们也没研究过呢。当场给不了回复,在认真研究了之后,才回复他没毛病!这回人家杨百万踏实下来了,接着努力挣钱好了。

当杨百万挣到钱以后,没有等着税务部门去找他纳税,而是自己主动去咨询需不需要交税?换一个常人,如果税务不找,就不会主动去打听,哪个不知道不交税少交税省钱呢。

这就体现出来人格和修养问题。跟那些不择手段,偷税漏税的人相比,杨百万做得到不到位?

也充分说明不怕聪明,就怕不走正道儿。只有走正道儿,才能持久地挣钱。

三、什么时候起步都不算晚

杨百万第一次炒国库券的时候,已经38岁了。在常人看来,35岁就是一道职业的分水岭。

要是35岁之前没有考上公务员,没有在职场上升迁,可能以后再办这些事就难了。

就理财来说,也同样适用。理财的年纪越早越好。但是杨百万,他是厚积薄发的好例子。

在38岁之前,他只是一名普通的仓库保管员。可以说,他的本职工作和他发家致富的行业,差了十万八千里,跨度非常大。

他没有专业知识,没有财经知识,但是他能钻研,有热情。比如,在1988年,他发现各地的人民银行发行国库券,不能统一调剂,不同的人民银行,发行的国库券价格不一样。于是,他就想到了国库券异地买卖的思路。

杨百万第一次通过买卖国库券,赚到了800块钱,这相当于他一年的工资。他对于财经资讯的热情非常高。当时想要了解外面的世界,最主要的是报纸。杨百万订阅了几十种的报纸。

为了节省时间,他看报纸,从不看花边新闻,只看经济相关的新闻。咱再对比一下自己,下了班,玩手机的时候看的都是什么?

四、认真积攒第一桶金

不管什么时候,想要投资,必须先攒到第一桶金。当年,杨百万购买国库券的时候,自己手里已经有了2万块钱。

要是现在,2万块钱不算什么,在当时,30多年前,这也是一笔巨款。所以,想要做投资,必须要有启动资金,先积攒一部分基础资金。

很多人看不起银行存款,认为存款利率低。但是,理财资产的配置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在手里一分钱没有的时候,还是要老老实实地存钱才是王道。

如果杨百万没有那2万块钱,即使国库券的风口摆在他面前,他也没有钱去抓住这个机会。

五、善于钻研,善于总结

杨百万当时有一个好习惯,就是订了几十份报纸,挨着研究,每天就在这些报纸当中寻找信息。

他能够发现国库券这个好买卖,正是得益于每天大量翻阅报纸的缘故。

当他发现国库券可以自由买卖的信息时,就连当地一家大银行的金融研究员都不知道呢。

那名研究员,按照以往的惯例,在杨百万去咨询时,说国库券不可以自由买卖。看看人家杨百万通过报纸,却提前了解到了可买卖的信息。

当时看到这份报纸的人多了去了,为什么杨百万就注意到了?说明他善于思考和总结。

现在很少有人看报纸,那是因为信息的获取方式太多了,电视、互联网、各种APP,海量的信息呈现在面前。

如果不去钻研,不去寻找对财富积累有用的信息,反而去消遣时间,那什么时候能做到百万第二呢?

现在很多人愿意刷短视频,里面有趣的内容非常多,让你看了不由自主地笑起来。

用来调节心情非常好,但是有什么用?对你的知识增长、对你的财富积累有帮助吗?

当年,杨百万为了寻找有用的信息,最常去的地方是上海图书馆。现在信息遍布手机,有几个人能像他一样坚持不懈地研读呢?

六、杨百万能吃苦,能挣辛苦钱

杨百万虽然是在资本市场上获利颇多,但是,他也确实付出了很多辛苦。

除了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报纸,从海量信息中筛出有用的信息,他还能吃生活的苦。

在他全国各地跑,倒腾国库券的时候,长途跋涉,坐火车来来去去。身上带着现金,路上又不敢大意,连睡一个好觉都很奢侈。

在他成名以后,还著书,讲学,这对于一个社会财经人来说,是多么的难能可贵。

很多人炒股,只炒一时,看股市大盘上涨了,大家都去炒,他就去关心关心,等到大盘下跌,眼看挣钱没戏的时候,就又给放下了,从来不认真地去钻研。

而杨百万则一直没有放下老本行,活到老干到老,钻研到老。

最后,奉上杨百万的几句股市经典名言:“证券市场看大势赚大钱,看小势赚小钱,看错势要赔钱”;“炒股要有平常心,涨时不贪婪、跌时不恐惧”;“逃顶,晚一步不如早一步;抄底,早一步不如晚一步”。

这“一早一晚”,你看明白了吗?#“中国第一股民”杨百万去世#\x02